查看原文
其他

芬兰教育全球第一,但它的好与竞争无关

2017-06-02 Teresa 童书妈妈三川玲

这是童书妈妈第603篇原创分享

童书妈妈是今日头条签约作者

童书妈妈分享全球教育新知,本篇聚焦芬兰教育

 


成为童书妈妈读书会一员之后,读书就成了每天的必修课。

 

当然,并不是单纯地读那么简单。以演讲和写作为主的输出式的阅读方式,会逼着你在消化书目内容的基础上,发散出批判性思维,长出自己的见解来。

 

5月份,童书妈妈读书会把关注视线转向令世界侧目的芬兰教育,北上广三地读书会同步阅读了《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》。

 

正式开读之前,我习惯性地先读封面。书名中间赫然写着的四个大字“全球第一”,副标题是“不让孩子输给世界”。


翻完封面,一种焦虑感油然而生。对芬兰教育丝毫不了解的我猜想,这一定是一本很鸡血的书。

 

拼、赢、争,近有海淀,远有上海、香港,再到韩国、美国,我都能感受到。拼赢争,似乎就是教育大环境的常态。不争,哪来的竞争力嘛?

 

细细读完这本书,我意外地发现,芬兰教育在世界舞台上的确是一枝独秀,但它的好,与竞争无关。

 

事实上,有着全球竞争力的芬兰教育,恰恰是一个“不争”的教育。芬兰教育的特别之处,个个与竞争无关。

 


它是最均衡的教育

 

在英国,以伊顿公学为代表的精英教育深入人心。英国各大公学,以占比仅1%的英国中学生,获取牛津50%、剑桥55%的名额。牛津和剑桥也以高级官员、首相、科学家毕业生们星光熠熠。

 

在美国,耶鲁大学被比喻为总统的摇篮,哈佛大学因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、普利策奖得主、科学家和元首而成为莘莘学子心目中的圣地。

 

根据高等教育的公认标准,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%以下者称为精英教育。

 

有人曾尝试用著名的二八定律来解释精英教育现象。简单概括,就是把80%的社会和教育资源,分给已经很优秀的20%的学生,而剩下的80%的非资优生,分得剩下的20%教育资源。

 

作为一个中国家长,我们都希望孩子能走一条精英式的道路,考上一所以培养精英为特色的大学,从事极为体面的代表精英的职业。

 

我们都想让孩子当“学霸”,而不想让孩子当“学渣”。每个孩子的成长,都带着父母长辈对他的万千期待。

 

把目光转向芬兰,这种被许多主流国家笃信的精英教育,丝毫没有影响到芬兰。

 

作为一个人口小国,芬兰看到的不是那一小部分精英,而是那更宝贵的值得关注的大多数。

 

芬兰教育极为均衡。政府将社会和教育资源倾注于广大学生,而非少数的资优生。

 

芬兰教育的均衡,首先体现在地域上。

 

在城外20公里的一所迷你小学里,全校只有15位孩子,但学校应有的设施一样都不缺。这所学校不会因为地理位置的偏僻而少了任何资源。一样的工艺课设备,一样的编织、缝纫工具,一样可以乘坐出租车上下学,享受免费的温热午餐、课本、教具。

 

在郊区的乡镇小学里,孩子一样可以学习多种语言,张口就能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与客人交流。

 

哪怕是偏到不能再偏的极地边疆,都有一样优质的师资、图书馆和基础设施。北极圈的孩子享受到的资源和都市的孩子不相上下。

 

在芬兰,不论是天赋异禀的孩子,还是智商平平的孩子,他们都可以坐在同一个教室里,享受同样优质的教育内容。

 

芬兰教育主张“不让一个人掉队(no one left behind)”。他们相信,眼睛里不应该只看到精英,而应该重视每一个孩子。

 


它是最具生活价值的教育

 

一到教室,就看到一位男生正在专注踩着缝纫机,为外套绣名字、缝拉链。他们专注的表情和认真态度,绝不亚于打电动玩具的神情。

 

工艺课

 

在芬兰小学基础教育中,工艺课程(craft)是一门常设的课程。工艺课程分为木工和手工纺织两大项目。

 

工艺课上,没有男女之分。

 

男孩可以专注地用长短钩针织毛线,脚踩缝纫机,女孩也可以用锯和刨子来做木工。

 

手工纺织课上,孩子自己设计款式,丈量尺寸,采购布料,像服装设计师一样工作。学期末,孩子们的作品在教室里面陈列,很像是服装学院。


☝手工纺织课教室。


 ☝木工课教室。


木工课上,孩子真刀真枪地动手锯木材,操作木工设备。

 

芬兰小学的木工教室,堪比一个小型的家具生产车间,小型的电动车床、锯床,工具陈列柜里有电钻、凿子、刨子、锯子一应俱全。

 

除了设备到位,安全防护也一样都不能少。护目镜、防燥耳机,是孩子上木工课必备的。

 

木工课是实践项目学习最好的地方。比如,每个人会造一所木制房子。最后,大家一起把房子排列在一起,搭建一座村庄。整个村庄,就是整个学期的Project。

 

家事经济课

 

去芬兰交流归来的湖南民办学校校长彭昌盛在文章中写道:“我在芬兰访问了几所小学,都发现了两门很有意思的课程,但在我的学校,这两门课程打死我也不敢开”。

 

彭校长在文中提到的两门课,第一门就是工艺课,而第二门家政课,正是芬兰的家事经济课。

 

在家事经济课的教室,除了冰箱、洗衣机、烤箱、煤气灶,还有各种菜刀、菜板、调味料。教学设备和器材一点都不含糊,一应俱全。

 

看到这些设备,彭校长看到了很多安全隐患,想想教育局和家长的压力,他表示自己已经胆战心惊了。

 

在芬兰,从初一开始,孩子们的基础教育课程中都会加入这门家事经济课。

 

孩子兴致浓厚地认识各种食材,煮饭、炒菜、烘焙;学习分类洗涤衣物,照料和清洗不同材质的衣服,学会垃圾分类与丢弃方法;掌握家庭基本的经济与预算概念,有计划地购物。

 

在家事经济课上,没有性别标签,更没有劳动的高低贵贱之分。


职业无贵贱,这一观念从儿童时期,已经深深扎根于芬兰人心里了。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,恐怕不用太担心社会阶层分化的问题。

 

这位彭校长说:“我很赞成开设这样的课程,学校也可以投资这样的设备,但我真没胆量开课。”

 

而在芬兰,孩子做木工、缝纫、下厨、洗衣,像读书、吃饭一样寻常。

 

这些课程,并不是为了教育创新而开设的,而是芬兰的传统学科。

 

早在1998年,芬兰的《义务教育法》就通过立法的形式要求学校教授儿童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法。

 

在芬兰的体育课上,从小学三四年纪开始,孩子会学习使用地图和指南针。他们需要在树林区域,辨识方向,寻觅路径,找到走回学校的路。

 

☝孩子正在学习如何打结。


我们常常讲教育要立足未来。在讲教育创新时,我们首先想到的,往往是时下大热的STEM、机器人、人工智能、神经科学,我们想过给5岁的孩子配一部iPad来学习。

 

芬兰的教育,并没有如此新潮。但芬兰教育本身,就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,是极具生活价值的教育。

 

学校教的,正是孩子想学的,也是生活中需要的。学生可以真正为自己而学。

 

作为父母,我们无不希望孩子一路以资优生的身份,爬上金字塔的顶端,最后从事社会认同的职业。但无论学业和职场如何成功,孩子终归要面对生活。


未来,不论生活如何改变,不论人工智能如何普及,具有生活价值的教育,永远是需要的。或许,享受生活,正是人类和人工智能间最大的区别。 



它是不抢跑的教育

 

入学晚

 

在芬兰,孩子7岁才开始上小学,这比起大多数国家都要晚。

 

芬兰的教育研究者认为,七岁的孩子,心智与情绪各方面的发展比较成熟,比较适合进入小学。

 

陈之华在书中写道,教育不是百米冲刺,不需要赢在起跑线。人生是一场马拉松,如果一开始就要赢,要提前透支,那就跑不了马拉松。马拉松需要调整步伐,调匀呼吸,自我激励。

 

如果一味强调“赢在起跑线上”,一味卯足了劲儿把眼光放在起点,那未免太过目光短浅了。

 

不推优

 

芬兰的学校系统里,没有也不提倡推优。在高中毕业以前,几乎没有考试。

 

陈之华的《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》这本书,其实原书名就是《没有资优班》。

 

陈之华描述自己的大女儿第一次听到这本书的书名时,脱口而出:“资优班不好,因为它会让其他孩子们很有挫折感。将资优班级特别标志出来,会让其他学生觉得自己既没天赋,又不资优(non-gifted, non-talented),也就是会让孩子认为自己只是个庸才。”

 

有人会问:在平凡的孩子中间,资优的孩子会不会变得平凡?

 

一位芬兰老师坦言,或许,芬兰教育最大的弱点,恐怕就是无法为个别优良学生提供更特别的内容。

 

反过来,待在平凡的孩子中间,资优生能收获什么?

 

如果善加鼓励,资质优异的学生可以通过帮助一般或落后的学生,从而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,反而有助于他们的成长。

 

不竞争

 

不推优的教育,并不少见。但毫无竞争的教育,实属少见。

 

在我们的课堂上,老师发放考卷时,会把名字和分数一起喊出来:李明,56分;王红,85分;……

 

哪个同学考得好,老师和同学们都投以羡慕加嫉妒的目光;哪个同学考得差,会在全班同学的鄙夷眼光中恨不得立刻找地缝钻进去。

 

我们很喜欢用激将法来激励学生,美其名曰“见贤思齐”。

 

我不敢说这种方法对大人有多大用,但对年幼的孩子,建立自信心应该更加重要。

 

芬兰的孩子在15岁之前没有大考,即使是课堂小测试,发考卷也是学生个人和老师之间的事。老师会将考卷翻面,不喊出分数,一个个发给学生。

 

自己考几分,和别人都没有关系。成绩的高低起伏,是学生的个人参考,而不是用来表扬或羞辱其他同学的工具。肆意公布孩子的成绩,在芬兰会被视为是极不道德的行为。即便在大学阶段,教授也会采用匿名的方式来公布成绩。

 

不但孩子不需要争,老师也不需要作绩效考核,所在的学校也不作排名。从内而外,从上到下,芬兰教育没有让我感受到任何功利至上的痕迹。

 

在懵懂的童年阶段,孩子不需要去硬拼、竞争,做无谓的比较,更不需要弱肉强食,不需要提前透支智力;孩子不会因为成绩好而自觉得高人一等,也不会因为成绩差就低人一等。孩子可以按部就班地做自己,释放自己的潜能。

 


它是追求“少即是多”的教育

 

上课少

 

芬兰中小学生的上课时数,是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评比成员中相当少的。意大利、荷兰两国7-14岁的学生,一年平均上课时数超过8000小时,而芬兰学生只有不到7成,只有5400个小时。

 

按照芬兰的规定,小学一二年级每天上课不超过5节(每节课45分钟),每周19节课,三四年级每周23节课,五六年级每周24节课,七到九年级每周30节课。全年有190个上学日。

 

芬兰中学生每周在下课后平均花4小时学数学的人数为2%,而美国这一数据则是7倍,高达14%。芬兰中学生每周花在数学上的时间,只有不到韩国学生的一半。

 

有人统计过,在芬兰,一天的课间休息时间加起来有75分钟,而美国仅有27分钟。

 

考试少

 

芬兰的基础教育中,没有标准化考试。教育部门放弃了对学校的督导,这也让芬兰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极大的自主权。

 

芬兰法律规定,在六年级之前,不能以等级或分数来评断学生。


没有三天一大考、两天一小考,孩子在小学和初中,几乎没有任何考试。

 

芬兰也没有小升初,初中毕业时,孩子可以根据兴趣选择上职业学校还是高中。

 

但最不“应试”的芬兰,在PISA考试成绩上丝毫不逊色。

 

作业少

 

一位移居芬兰的妈妈说,儿子写作业时间可以用分钟计。

 

不光如此,包括秋假、圣诞假、独立日假和寒暑假在内的所有假期里都没有作业。

 

放假前,老师对孩子唯一的嘱咐是“玩得愉快!”

 

暑期不但没有暑期作业,也没有暑期补课班。对于芬兰人而言,美好的夏日只有那么几个月。如果不让孩子开心地享受暑假,恐怕会激起民愤罢。

 

课外班少

 

芬兰的学校不举办,也不提倡课外补习。

 

芬兰孩子的才艺课选择很多,但他们不把它叫做才艺,而叫做兴趣(hobby)。他们追求“才艺兴趣化,兴趣生活化”

 

音乐、艺术、运动,是兴趣,就像饮水、呼吸一般自然,人人皆可享受。这和与“考级”“升学”挂钩的兴趣班,有着本质的区别。

 

当才艺变成孩子自己的兴趣,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,这样的学习才会发自内心,动力十足。

 

 

就以上几点来看,芬兰的孩子的确学得少。但学得少,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收获也少。

 

追求少,恰恰是因为芬兰人相信:“少即是多(Less is More)。”

 


芬兰教育,离我们有多远?


在芬兰上学,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?

 

读完芬兰教育这本书,很多朋友感叹,尽管芬兰式的教育很好,但在中国这样的泱泱大国很难实现,因为芬兰最大的优势在于人少、钱多,我们中国人比不了。

 

没错,芬兰式的基础教育,的确很霸气。

 

芬兰的孩子,从出生起,就能收到政府赠送的大礼包。



从睡袋、床单、婴儿服,到指甲剪、体温计、洗护用品,一定俱全,也就是鼎鼎大名的Finnish Baby Box。 


☝1974年,准妈咪收到的新生儿礼盒。这份礼盒可以追溯到1937年,那时只有低收入家庭能领到这份礼盒,现在每个新生儿都会在出生前收到这份礼包。

 

孩子出生不久,就能收到政府赠送的童书,还有一笔儿童福利金,专门用于在书店、美术馆等文化教育机构消费。

 

法律规定,每个城镇必须有自己的图书馆。在芬兰,平均每250人就有一个图书馆。


芬兰的学校Saunalahti School,致力于成为当地社区的“大客厅(living room)”。学校的图书馆对周边社区开放。月亮升起,学校图书馆里的还是灯火通明。晚餐后,社区的居民、孩子,可以踱步到这个学校图书馆,享受晚饭后的阅读时光。

 

在人烟稀少的地方,芬兰有专门的流动图书馆巴士。这样的流动图书馆大约有200个,在12324个站点停靠,每年的借阅量在740万册。

 

☝穿梭于城镇和乡村的图书馆巴士。


☝图书馆巴士内部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几千本图书、杂志。


除了这些,当然还有更多……

 

早晨八点多,在罗亚镇郊区一所迷你小学里,孩子们陆续乘着出租车到校。

 

在这个麻雀虽小、设施俱全的学校,所有30个孩子都是乘坐政府提供的出租车分批接送上下学。

 

在地广人稀的郊区,孩子们的居住区域分布较广。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交通支持。

 

在芬兰,宪法保障国民受教育的权利,除了提供教育资源,还包括适当的学生交通安排。

 

芬兰免费的基础教育,无论从教师师资配比还是基础设施方面看,芬兰孩子享受到的基础教育无疑是相当优质的。

 

如果以上的芬兰式福利可以拿钱来衡量的话,有哪些芬兰式的教育是和钱无关的呢?

 

往返于芬兰和台湾两地的陈之华说:芬兰,真像是面镜子,她总能映照出求快、求量、求先、求赢的另一种反向思维。

 

追求本质的教育

 

对于三年一次的PISA(国际学生评量计划)考试,芬兰人把它比作是量血压,是偶尔检查一下的例行检查。

 

这种不疾不徐、不争不抢、不以“赢”为目标的教育,事实上追求的是事物良性的本质。

 

他们明明可以做得更多、反应更快,但他们总是很保守地务实、务本,不求快,不求第一,不求立竿见影地走稳脚下的路。

 

有教无类的教育

 

在芬兰,孩子不需要和别人比较。在孩子的心里,不会住着一个可怕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

 

任何一个孩子,不会被贴上“后进生”的标签,不会被当成拖累全班成绩的害群之马,更没有人会放弃他们。

 

孩子不会被刻板地区分成“有钱”“聪明”“平庸”“后进”,也不会因为是转学生、外地生、外籍生、特殊生而受到藐视。

 

可以安心做自己的教育

 

因为不需要在小小年纪就去竞争,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发现自己的爱好,去探索自己的潜力所在,去发现生命的价值。

 

因为无需每时每刻与他人做比较,孩子可以安心地做自己,成为自己。

 

彩虹小镇幼儿园园长王超说过一句话,让我记忆深刻。她说:教育的终极目标,是让孩子成为自己。

 

这种能让孩子真正成为自己的教育,也是一种非常接近幸福的教育。


那么,实现这样的教育,需要多少钱呢?

-END-



备注:本文部分配图来自This is Finland这就是芬兰官方网站。本文封面是建筑可以媲美现代艺术博物馆的Saunalahti School。光,对芬兰人有多宝贵,看看这些巨型的落地窗户,就知道了。在建筑之美中学习,可以为孩子带来灵感与成长的积极动力。


Teresa  

做过记者、图书翻译、全职妈妈,CKDP志愿者,目前为童书妈妈编辑,家有六岁女儿小昕宝儿(Cindy)。




通 往 幸 福 的 家 庭 教 育

长按二维码每天看童书妈妈分享

通过童书妈妈分享好东西

敬 请 联 系

微信   madge1110

QQ   63330426

MAIL   ts-mama@qq.com


分享 | 好书 | 好观念 | 好夏令营 | 好亲子行 

 好设计 | 好玩具 | 好文创 | 好制造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